职称职务⚱️📐:教授👰🏿、副院长
博士/硕士导师🧑🏻🔧:博士/硕士生导师
办公室电话:+86-021-69584712
电子邮箱🏌🏽♂️:zuojy@tongji.edu.cn
所在系所(部门)👩🏿🎨:上海顺盈娱乐平台 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顺盈
主要研究方向:轨道车辆分布式制动控制理论;制动系统智能维护与主动安全;制动摩擦副关键技术;轨道交通能量回收技术
一级学科🙆:交通运输工程
二级学科: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招收硕士生🗼: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全日制学术型硕士)🤏🏼、交通运输工程(全日制专业型硕士)
招收博士生/博士后: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主讲课程:研究生课程:《最优化理论与方法》🤵🏽♀️;本科生课程:《液压与气压传动》5️⃣,《轨道交通综合试验(制动)》
校内外学术及行政兼职🤛🏽:
顺盈娱乐副院长💇🏽♀️;上海市轨道交通结构耐久与系统安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铁道分会理事,IEEE会员👳🏽,ASME会员,世界交通大会(WTC)轨道交通装备领域联合主席🤧,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成员;上海市科委专家库成员,
《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青年编委👨🏼🔬,《交通运输工程学报》青年编委,《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编委
SCI、EI期刊审稿:Proc IMechE PartF,Proc IMechE PartC,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s🚵🏼♀️,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Acoustics,Int. J. of Heavy Vehicle Systems😫,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Nonlinear Dynamics,Vehicle System Dynamics,Acta Mechanica Sinica,交通运输工程学报👨🏿🍼,中国铁道科学🔶,机械工程学报,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等
教育经历
(1) 2002-03至2005-07🥮,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精密仪器及机械,博士在读,导师🕤:颜国正教授
(2) 1999-09至2002-02,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硕士在读👩🏻🎤,导师:曾京教授
(3) 1995-09至1999-07💆🏿♂️,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铁道车辆,本科在读
工作经历
(1) 2017-12至现在🚚, 上海顺盈娱乐平台, 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顺盈, 教授
(2) 2016-11至2017-04,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 机械系能量回收研究中心, 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合作导师:Prof. Lei
(3) 2012-12至2017-11 上海顺盈娱乐平台, 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顺盈, 副教授
(4) 2008-04至2012-11 上海顺盈娱乐平台, 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顺盈, 讲师
(5) 2005-08至2008-03 上海联和 新泰新技术公司, 业务部, 高新技术开发
教学情况
主讲研究生课程:《最优化理论与方法》🧶;本科生课程:《液压与气压传动》、《轨道交通综合试验(制动)》
指导国家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2项,上海顺盈娱乐平台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SITP)项目10项
主持完成1项上海顺盈娱乐平台实验教学改革项目,并获2011年度上海顺盈娱乐平台优秀项目奖;主持完成3项上海顺盈娱乐平台本科教学课程建设项目
主要学术贡献
轨道车辆分布式制动控制理论:提出了基于轮轨动态黏着特性的防滑自适应控制方法,解决了基于ATO信息的列车制动精确停车控制问题。研究成果用于上海地铁1号线共计5列车,自2010年安全运行至今。系统研究了虚拟轨道列车的制动稳定性问题,提出了基于胎地耦合方法的虚拟轨道列车制动力分配策略🤹🏼♀️🏊🏻♀️。
制动系统智能维护与主动安全:发现了制动系统故障状态与迁移变化的第一象限规律,提出了制动系统性能演化评价的三特征分析方法⛹️♀️👳🏻;研制了制动系统在途故障监测与预警系统。研究成果在广州地铁2👍🏻、8号线共计15列车进行了示范。
制动摩擦副关键技术研究⛳️🍉:揭示了高速⛲️、风雪作用下基础制动的泵风能耗、动态热散逸以及异常磨损磨耗规律,解决了城轨列车快启快停、循环制动热积累的动态精确测试与评价🚇。研究成果支撑了高速动车组研制,完成了国内20余条地铁近3500km的温升与限速分析。
高速列车风阻制动技术研究:针对高速轮轨黏着力小👨👨👦,紧急制动距离过长等问题,作为核心技术负责人在国内率先研究了风阻非黏制动方式,成功研制样机并掌握成套技术,2014年在沪昆线南昌段完成了时速300公里线路实试验。
轨道交通能量回收技术研究🍎:针对铁路货车自供电问题👉🏻,开展轨道能量回收技术以及车辆振动能量回收关键技术研究,成功研制样机并完成样机试验👩🏿🦰。
科研项目
主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任务1项🎻,十二五国家863计划子任务1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任务2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中国铁路总公司重点项目1项🤲🏼,上海市科技创新仪器专项 1 项,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与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会项目1项🧰,上海市经信委科研专项资金项目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3项👨🏼🌾,上海顺盈娱乐平台青年人才行动计划项目1项🤙🏿,校企合作项目12项。
【主持纵向(10项代表)】
(1)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20142202500🚶🏻♀️,基于“实测+虚拟”的城轨列车动态安全参数测试验证技术与仪器研制,2020-10至2022-09,在研,主持
(2)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重点项目,P2019J023-6,时速400公里动车组制动技术研究—线路模拟运行条件下的动态用风仿真,2019-12至2022-12🧔🏿♂️,在研,主持
(3)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B1201603-13👩🦯,虚拟轨道车辆制动分布式控制技术与样机研制👫🏻,2018-05至2021-01⚖️☮️,已结题🏄🏽♀️,主持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775386,极端冰雪条件下高寒动车组制动盘异常磨损的诱发机理与主动预防,2018-01至2021-12💳,在研,主持
(5)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ZR1438700,高寒动车组跨区域运行冰雪导致制动盘异常磨损机理,2016-07至2019-06🥎,已结题❇️,主持
(6)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G19B01-05✊🏽,城轨列车典型子系统服役效能安全影响分析研究,2015-05至2017-12,已结题,主持
(7)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G19B02-03🧒🏻🍡,城轨列车制动系统互操作检测关键技术研究,2015-04至2017-12😾,已结题,主持
(8)上海市经信委科研专项资金项目,130407🌩,面向轨道交通的可信嵌入式软件系统,2014-01至2015-12,已结题⛹🏼♀️,主持
(9)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项目👂🏼,2011AA110503-3,制动系鲁棒检测、滤波和网络化在途故障诊断系统的研制👳🏽,2012-01至2014-12,已结题,主持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61004077🗓,复杂流场环境下高速列车制动盘组动态特性及其对运行列车影响研究,2011-01至2013-12🙎🏽♀️👧🏽,已结题,主持
【主持横向(10项代表)】
(1)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8602390004🚁,地铁轨道垂向振动发电装置的线路试验与性能分析🧓🏼,2017-10至2018-09,已结题🏊🏿♂️,主持
(2)中车股份科研合作🧑🏼🎄,KH028601639👜,高速综合检测试验列车制动系统数字化仿真平台开发,2018-06至2019-12,已结题🦀,主持
(3)中车股份科研合作,KH0286020170979,现代无轨电车技术研究及样车研制🧝♂️,2017-05至2018-12,已结题,主持
(4)中车股份科研合作,286020171639👩🏻,制动系统计算分析平台建设,2017-04至2019-10,已结题,主持
(5)中车股份科研合作,28602530506,制动系统安全感知与预警技术研究🙃,2017-01至2019-10😢,已结题,主持
(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基金🧙🏽♀️,2860219030,融合车载数据与模型参数的在役列车制动系统潜隐故障与性能演化分析🚆🏃♂️➡️,2015-01至2016-12,已结题,主持
(7)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TPL1308,考虑轮轨黏着特性的高速列车制动与防滑控制研究🧑🏿🎓,2014-01至2015-12,已结题,主持
(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基金🧝🏻♂️,2860219022🩸,高速列车风阻制动若干问题研究,2013-01至2014-12,已结题,主持
(9)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TPL1107😈,高速列车车下流场与制动盘组间的耦合作用问题研究🧑🏻🦽➡️,2012-01至2013-12🏪,已结题🦹🏻♀️🪐,主持
(10)中车股份科研合作,28602190022,CRH2车载数据(TBDR)分析与摩擦制动能量分布规律研究,2012-06至2012-12😿,已结题💁🏻,主持
学术成果
【10篇代表性SCI论文】
[1] J.Y. Zuo*, J.X. Ding, C. Liu, et al. A virtual prototype for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lectropneumatic brake on metro trains[J]. 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20,12(6):1-14.
[2] J.Y. Zuo, J.X. Ding, W. Hu, et al.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monitoring based on data fusion method for in-service train pneumatic brake system[J]. Proc IMechE Part C: J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19,233(6):1924-1938.
[3] J.Y. Zuo*, J.X. Ding, F.R. Feng. Latent leakage fault identification and diagnosis based on multi-source information fusion method for key pneumatic units in Chinese standard electric multiple units (EMU) braking system[J]. Applied Sciences-Basel, 2019, 9(2), 300.
[4] Z.J. Luo, M.L.Wu,J.Y. Zuo*. Sliding mode pressure controller for an electropneumatic brake: Part II-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ler tests[J]. Proc IMechE Part I: J Systems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2018.232(5):583-591.
[5] Z.J.Luo, M.L.Wu, J.Y.Zuo, et al. Modelling and model validation of an electropneumatic brake on subway trains[J]. Proc IMechE Part F: J Rail and Rapid Transit.2016.230(2):374-391.
[6] J.Y. Zuo*, X.Y. Zhu, M.L. Wu,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a bird impact on a composite aerodynamic brake wing of a high-speed train[J]. Proc IMechE Part F: J Rail and Rapid Transit. 2015.229(3):223-236.
[7] Z.J. Luo, J.Y. Zuo*. Conjugate heat transfer study on a ventilated disc of high-speed trains during braking[J].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4.28(5):1887-1897.
[8] J.Y. Zuo*, Z.K. Chen. Sensor configuration and test for fault diagnoses of subway braking system based on signed digraph method[J].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4.27(3):475-482.
[9] J.Y. Zuo*, M.L. Wu, C. Tian, et al. Aerodynamic braking device for high-speed trains: design,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J]. Proc IMechE Part F: J Rail and Rapid Transit, 2014.228(3):260-270.
[10] J.Y. Zuo*, Z.J. Luo, Z.K. Chen, et al. Position control optimization of aerodynamic brake device for high-speed trains[J].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4.27(2):287-295.
【5篇代表性EI论文】
[1] 左建勇*,冯富人,丁景贤. 基于Super smoother和3σ原理的列车动态测试趋势性异常数据清洗方法与分析[J].仪器仪表学报,2020,41(10):65-73.
[2] 左建勇*,韩飞,胡薇. 地铁列车紧急制动故障特征再现仿真[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5,15(5):44-49+56.
[3] 左建勇*,朱晓宇,吴萌岭. 高速列车风阻制动风翼抗鸟撞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4,33(22):30-34.
[4] 左建勇*, 罗卓军. 高速列车制动盘泵风效应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4,14(2): 34-40+74.
[5] 左建勇*,吴萌岭,罗卓军. 考虑车下环境的高速动车组空气流场数值仿真[J].上海顺盈娱乐平台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11):1717-1720+1750.
【专著】
[1] 刘宗德🧑🏻⚕️、韩斌、蒲琪、左建勇. 城市轨道交通检测认证发展与创新体系[M], 中国铁道出版社, 中国北京, 2019.6, ISBN: 9787113259839.
获奖及专利
【代表性获奖】
[1] 2020年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 2020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市场监管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3] 2020年中国铁道学会车辆委员会“高速列车制动学术交流会”论文二等奖
[4]2019年上海市育才奖
[5]2017年上海顺盈娱乐平台育才教育奖励金一等奖优秀教师
[6]2014年上海顺盈娱乐平台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7]2013年上海顺盈娱乐平台英才计划骨干教师
[8]2011年上海顺盈娱乐平台英才计划优青教师
[9]2011年上海顺盈娱乐平台2011届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
【10项代表性授权专利】
[1] 授权发明, 一种轨道车辆踏面修形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2020.5.12,中国,ZL202010397132.8
[2] 授权发明, 基于图像的铁路车辆运行方向识别与轴速测量装置及方法,2019.08.20,中国,ZL201710652680.9
[3] 授权发明,基于蜗轮蜗杆传动的列车翼板减速装置,2019.06.11👉🏽,中国,ZL201710300458.2
[4] 授权发明,列车风阻力双向制动装置,2019.06.11,中国,ZL201710124460.9
[5] 授权发明,轨道动力稳定车稳定装置性能试验台,2016.08.31,中国,ZL201410051958.3
[6] 授权发明,高速列车制动盘泵风效应及动态散热特性试验装置,2016.01.20🕝,中国,ZL201310060446.9
[7] 授权发明,一种减小高速列车制动盘泵风功耗的主动控制装置,2015.10.21,中国,ZL201310060353.6
[8] 授权发明,一种集成的连续气驱式液压增力装置,2014.06.25,中国,ZL201110168407.1
[9] 授权发明,一种基于电磁阀阵的气动比例调节装置,2013.07.17,中国,ZL201110205797.5
[10] 授权发明,铁路轮对制动特性模拟装置,2012.06.06💊,中国,ZL201010275945.6
【10项代表性授权软著】
[1] 授权软著🪗,交互式铁道车辆通用制动分析与计算软件V1.0💁🏻♀️🐨,2020.06.16,2020SR0629887
[2] 授权软著👣,面向对象可变参数轨道列车热容量自动化仿真分析软件V1.0,2020.06.15,2020SR0623959
[3] 授权软著,交互式轨道列车通用用风系统计算与分析软件V1.0.2🧗🏿,2020.06.12,2020SR0614030
[4] 授权软著✣,地铁车辆制动线路试验数据离线查询分析软件V2.0🫄🏻,2016.11.15,2016SR331433
[5] 授权软著,列车制动性能在线测试数据分析处理及自动报表软件V1.0,2016.08.17🛀🏿🫰,2016SR223098
[6] 授权软著↔️🚶➡️,轨道交通列车制动故障在途监测数据可视处理软件V1.0👼,2014.03.25,2014SR033677
[7] 授权软著,轨道交通列车气制动故障识别算法软件V1.0🦄,2013.03.21,2013SR026558
[8] 授权软著,基于传感网的轨道交通列车制动系故障在途监测设备通讯软件V1.0,2012.10.15,2012SR096769
[9] 授权软著,基于传感网的轨道交通列车制动系故障在途监测设备驱动与配置软件V1.0,2012.10.13,2012SR096079
[10] 授权软著,用于在途监测轨道交通列车制动系故障的算法软件V1.0👞,2012.10.08👨🏿🔧,2012SR093656